主页 > imtoken新版本 > 帮别人转账5万获利六百 小心!公安部公布

帮别人转账5万获利六百 小心!公安部公布

imtoken新版本 2023-01-16 20:46:03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案件数量最多、上升最快、覆盖面最广、反响最强烈的犯罪类型。 11日,公安部公布了5类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案件,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诈骗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有效震慑了不法分子。

公安部公布,现金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贷、冒充客服、冒充治安法等五类诈骗案件占比近80% ,成为最突出的五个高发病例。其中,欺诈返利的欺诈率最高,约占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欺诈性投资和理财诈骗金额最大,约占涉案资金总额的三分之一。

警方提醒,诈骗行为涉嫌违法,任何需要充值或预付款的诈骗行为均属诈骗行为;投资理财需谨慎,警惕虚假投资理财网站和APP;无资质要求、低利率、快贷的网贷平台风险较大;如果您接到自称是电商或物流公司的客服电话,必须到官方平台进行核实; “安全帐户”一定是骗局。

公安部公布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1、刷单、返利诈骗

帮别人转账5万获利六百

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欺诈返利诈骗逐渐演变为目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电信网络诈骗“融合”手段,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手段。排水方式。

诈骗者的主要犯罪手段有:

第一步是在早期阶段引流流量。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打着“宅在家里,高佣金”的旗号,或以色情内容和免费赠品为诱饵,招揽“刷卡客户”, “点”“赞美者”和“推广者”,一旦受害者“上钩”,就会被拉入“任务”聊天群。

第二步,小额返利。加入聊天群后,骗子会让受害者在群里收到一个“新手任务”。 “任务”主要是提升平台商户和网店的交易量和公信力,关注相关公众号和账号,点赞短视频。评论、刷粉丝等。受害者完成“新手任务”后,骗子会迅速返还小额佣金,骗取受害者信任。

第三步,诱导APP下载。骗子通常在受害人完成前期任务并获利的基础上帮别人转账5万获利六百,安排专人在微信群中分发高额佣金截图,并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计费APP做“高级任务”。随后,不法分子以“充值越多订单越多”为诱饵,诱骗受害人在刷卡APP中充值。事实上,受害人的资金已经转入受害人提供的银行账户,而受害人APP账户中显示的金额只是一个虚构的数字。

第四步,完成诈骗。当受害人完成任务想要提取现金时帮别人转账5万获利六百,骗子会设置重重障碍,拒付本金和佣金,甚至以“任务未完成”、“卡单”等各种借口诱骗受害人, “异常操作帐号被冻结”等。人们增加投资,然后骗取更多的资金。一旦受害者看穿了骗局,骗子就会切断所有联系。

帮别人转账5万获利六百

[典型案例]

之后,为了获得更多的佣金,高某某开始认购金额较大的复合任务订单。此类任务需要多个订单连续完成,不能中途撤回。高先生先后投入本金11万元。然而,当高某按要求完成任务,却发现无法提取现金时,他迅速联系了“接待员”,对方告知他操作错误导致“卡滑”,他需要做另一个复杂的任务来提取现金。高某某此时意识到被骗了,向对方索要委托人时,发现对方已经删除了自己的联系方式,APP无法再登录。

【警方提示】刷单行为涉嫌违法,任何需要充值或预付款的刷单行为均属诈骗行为。

2、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的受害者多为具有一定收入和资产的单身群体,或热衷于投资理财、炒股的人群。诈骗者的主要犯罪手段如下:一是诈骗者通过各种渠道以受害人为目标,欺骗受害人的信任。针对受害者的方式包括通过社交软件寻找受害者并建立联系,发布股票、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收集目标人群,通过婚恋平台确定婚恋关系骗取信任等。

骗子在获得受害人信任后,诱骗受害人加入“投资”群,冒充投资导师、理财顾问,或谎称拥有特殊资源,获取高额理财回报。收听“投资专家”直播课,接受“股神”的投资指导。之后,骗子会诱使受害者投资他们提供的假冒网站或APP,前期的小额投资可以获得返利。分子封锁,假网站和APP无法登录。

帮别人转账5万获利六百

[典型案例]

2022年4月,北京于某在某直播平台观看炒股直播时,与自称主播的账号私聊,并加为微信好友。对方自称“甄君”,让余某在微信扫码进入证券交易所群。随后,群管理员将APP安装包发给余某,让他下载安装并注册账号。一周内,于“甄君”和群管理员要求,先后10笔转账347万元到对方账户。期间,根据对方的“投资指引”,在APP内买卖股票。 ,并成功提现37.3万元。余觉得股市很赚钱,于是继续加大对APP的资金投入。

直到4月底,于发现APP中的307万元余额无法提取。在他的询问下,“甄君”和该集团的管理员声称该平台存在问题并被突击搜查,并被要求支付超过120万元的罚款,然后才能提取账户余额。余不愿交罚款,继续向对方索要投资本金,被对方阻拦。同时,他发现APP无法登录,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警务提示】谨慎投资理财,谨防虚假投资理财网站和APP。

3、虚假网上贷款诈骗

诈骗者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方式发布贷款、信用卡、提现等广告,打着“无抵押”、“免费信用”、“无利息、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验资、纳税等为由进行“低息”、“快贷”、“免费提现”等。 放贷能力、调整利率、降低利率、改善信用信息等为借口,欺骗有贷款需求或办理贷款业务的受害人进行转账汇款,甚至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从而构成诈骗。

帮别人转账5万获利六百

[典型案例]

2022年5月,广东东莞的范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平台的客服,询问范某是否有贷款需求。范某表示,最近生意不景气,需要资金周转,所以想贷款。添加对方微信账号后,范某根据对方要求下载了一个贷款APP,并根据提示在APP上申请贷款。随后,对方以缴纳会费、解冻押金、证明有还款能力为由,要求转账。范某通过手机银行转账4次,共计13.7万元,但对方仍称不符合贷款条件。不能借。这时,范萌生了放弃贷款的念头,向对方索要之前转出的资金。对方告诉他需要等贷款审核通过后才能退回资金,然后失去联系,APP无法登录。

【警方提示】任何标榜“无抵押、无资质、低利率、放贷快”的网贷平台,风险很大。

[典型案例]

2022年4月,张某接到福建泉州打来的电话,自称是某购物平台客服。对方告知张某,他购买的商品包裹丢失,现在可以提出索赔,并说明具体订单号、订单时间和商品物流订单号。张某认为是真的,在他的指导下加了他为好友,并下载了一个云会议APP进行语音联系。根据对方的提示,张某透支了自己支付宝中的全部准备金,然后将透支的钱转到了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中。对方承诺稍后将准备金和补偿金一并归还,并让张某继续下载网贷APP转出透支额度。张不愿意配合,后来发现对方已经联系不上,于是发现自己被骗了,一共损失了2.5万元。

5、假装检察官和法律欺诈

帮别人转账5万获利六百

冒充公诉人,法律诈骗跟随社会热点,迭代升级。此类诈骗之所以能够说服受害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诈骗者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从而在诈骗过程中准确说出受害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地址、身份证号码等,从而非常强大。的混乱。诈骗分子的主要犯罪手法有:冒充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谎称被害人银行账户、电话卡、社保卡、医保卡等被冒用,或者身份信息被盗用。泄露、或涉嫌洗钱、非法进出境、快件持有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以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或接受监督,进而实施诈骗为了提高可信度,一些诈骗者会向受害者展示法律文件,例如在假检察官网站上发布的假通缉令。为了远程获取受害者手机上的个人信息,诈骗者经常要求受害者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应用程序。为了让受害者处于完全被操纵的状态,骗子还会将受害者引诱到酒店等封闭空间,屏蔽短信、电话等所有外部联系方式。在公安机关工作中,发现部分诈骗分子还冒充不同部门的政府官员,以领取补贴、奖学金、冻结医保卡、证券、金融账户、不正常等为由实施诈骗。或无效的出入境证件。尤其是近期,一些骗子以受害人涉嫌散布疫情、销售假口罩、违反疫情防控规定为由实施诈骗,影响恶劣。

[典型案例]

2022年4月,广东深圳的刘某某接到一个自称是深圳市防疫中心的人打来的陌生电话。 3月16日,刘某某的手机扫描了长沙某医院的行程码,刘某某称自己没去过长沙,对方称身份信息可能被盗,可以帮他转电话给“长沙市公安局”。接通“长沙公安局”后,一名自称“陈警官”的男子质问刘某,告诉刘某账户涉嫌洗钱,并要求刘某添加QQ号。随后,“陈警官”给刘某某发送了一个账号登录,然后提交了银行卡号、密码等相关信息,并录制了一段人脸操作视频。在“陈警官”的指导下,刘某某的银行账户分4次被转出6万余元。刘某某发现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被转移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示】自称是公安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求将钱转到“安全账户”的,一定是诈骗。

更多新闻

《无价之宝》丢了!没想到……

14年前去过汶川的同志请举手!